《我的前半生》中的贺涵、唐晶、陈俊生工资是多少能赚多少钱?

网络编辑 2017-7-27 1299


上学的时候,普通学校的人也做梦高盛大摩麦肯锡,真到求职投简历的时候,就会知道,你们的简历会被自动屏蔽的。然而,大家不要沮丧,因为我们也很沮丧,一起抱住自己!

  这还只是简历关,接下来的面试也是痛苦得让人怀疑人生。

  传说中有咨询公司出过这样的题目:“上海市一共有多少只鸟?”or“北京市一共有多少只鸟?”

  

最近《我的前半生》这部剧火爆荧屏。

全职太太、职场女性

主角穿的鞋、用的包

佩戴的首饰、走路带风的大衣

清一色的宝马车

萝莉爱上大叔

与闺蜜男人的正确相处方式

都引发了一轮又一轮的讨论高潮。

  而剧中对钱的描述也引发了很多的争议。罗子君一开场就是奢侈品买买买,从开始大家就在猜她老公一个月赚多少,贺涵赚多少,唐晶赚多少。

  第一集前几分钟全职太太罗子君试鞋子那个范儿,保姆提包,跪式服务,几万块一双的私人订制,让人以为她老公是个大老板,大致得是A股上市公司老总级别,再不济也得是重要股东、副总,但没想到陈俊生只是一个咨询公司的项目经理。

  

  贺涵住浦东别墅,开200多万宝马7系;唐晶开的是30多万的宝马2系。他们同样是咨询公司的。

  那么,问题来了。这种咨询公司是做什么的?工资很高吗?怎么进去……

  1、剧中的咨询公司是做什么的?

  首先,咨询有细分的,有财务咨询、IT咨询、战略咨询等等。金字塔尖的是战略咨询,剧中就是这种公司。

  做什么,就是大家通常意义上的战略,企业的方向是什么,怎么发展,在哪个国家地区发展,哪个行业等等。基本上就是做什么,要不要做,怎么做,你来帮我做。

  罗子君的第二份工作,是咨询公司下属调研公司的调研员,去做牛奶的客户反馈,最后咨询公司根据很多的调研数据,作出建议。

  2、咨询公司客户是谁?

  咨询公司一个项目收费几百上千万,甚至几千万,只是给你一些建议。小公司会请吗?一般只有知名的企业及机构才请得起。大多数的客户集中在世界500强公司。

  

  具体到组织内部,谁会请顶级的咨询公司,谁有这个权利和魄力花上千万,乃至几千万,请外部咨询顾问?谁有权拍板?答案是大型企业或者组织的C级别高管(CEO、COO、CFO等)。中层是不会有这个权限的。

  3、咨询公司的价值是什么?

  作为业内人士,知乎网友“宋老师”这样写到咨询公司的价值:

  A、如果项目的目标是明确可量化的,如效益提升,成本节约,还比较简单,只要回报超过投入就可以了。通常在5-10倍之间,或者更高,但很少低于。这里指的是实现的效益,墙上那张饼不算。

  1)项目开始前,会先看看潜力,有没有机会,有没有能力做;

  2)咨询公司提的建议,一定是客户现在能做的,或者我们能帮客户实现的,而不是理论上最优的。方案再好,做不出来都是假的。所以说,管理咨询不是都很高大上的,有时候需要穿着工作服下车间,甚至于下矿井,上钻井平台;

  3)找大公司做呗,同样的改善举措,100亿的企业和1000亿的企业,体量差10倍,即使考虑到实施难度,效益怎么着也有7-8倍吧。

  B、如果项目的目标是无法量化的,或者说要在今后才能看到效果,怎么办?话说回来,没办法,出钱的老板喜欢就好。(画外音:靠,拍马屁也能赚这么多钱,鄙视)这里的喜欢,是指长期的喜欢,不是指一个项目上的喜欢。假设我们现在为了投老板的胃口,做出来不是我们认为最好的建议,总有一天客户会意识到的,那个时候信任和专业性就被破坏了,而客户的信任,是所有专业人士,包括咨询、律师、医生、会计师等等,最最重要的依赖,没有之一。因此,我们经常会做出和客户希望不一致的建议,甚至于推掉一些找上门来的项目。

  C、其实高管们是很寂寞孤单同时压力又超级大的一批人,他们在很多时候,是没法和组织内部的人来讨论的,外部咨询顾问可以在这方面给他们很好沟通渠道,提供外部的知识和看法,或者以第三方的角度来印证他们的想法。

  最后加一句,价值如何,只有客户知道,因为所有项目,都是严格保密的,没有双方同意,不可以和第三方透露 ,包括和咨询公司合作本身,都是需要被保密的。因此,绝大部分的项目成果,是永远不为大众所知道的

  4、剧中咨询公司的原型是哪个?

  麦肯锡(McKinsey)、波士顿咨询(BCG)和贝恩咨询(Bain)被誉为全球最顶级的三大战略咨询公司,被行业内称做“MBB”。

  剧中小三凌玲的扮演者吴越接受采访时说,开拍之前他们曾去麦肯锡体验生活。另据报道,《我的前半生》编剧开拍之前找“MBB”的咨询顾问及项目经理们做过深度访谈,同时也跑到了“MBB”中的1-2家取景。

  剧中比安提应该是业界大咖,原型是“MBB”这样的国际咨询巨头。辰星是刚发展起来但是很有上升潜力的公司,属于第二或第三梯队的咨询公司,比如说奥纬咨询(Oliver Wyman)、科尔尼管理咨询公司(A.T. Kearney)等。

  5、咨询公司的收入有多高?

  传说中麦肯锡实习是4万每月,是真的吗?

  剧中贺涵级别最高,是高级合伙人,空运来几万元的好鱼配美酒陪佳人,和国际巨头企业家称兄道弟,坐拥千万元豪宅……尽显行业风光。

  

  什么是高级合伙人?在一些人的概念中,初期一起创办公司的才是合伙人。而剧中的合伙人是一种高管职位,只要资历、资源足够,就有可能晋升为合伙人。比如说工作能力超强的唐晶,为了尽快晋升到合伙人,主动申请到海外工作一年,回来就能当合伙人。随后一次有惊无险的生病让她意识到工作不是最重要的,她又申请回到上海。

  2015年有篇文章《麦肯锡的“晋升与出局激励法”》提到麦肯锡的职位晋升之路:

  一旦进入麦肯锡公司,人员的晋升与出局有严格的规定:从一般分析员做起,经过两年左右考核合格升为高级咨询员,再经过两年左右考核升至资深项目经理,这是晋升董事的前身。此后,通过业绩审核可升为董事(即合伙人)。所以,一个勤奋、有业绩的人在6~7年里可以做到麦肯锡董事,但是在他每一个晋升的阶段,如果业绩考核并未达到要求,就要被OUT(离开麦肯锡),即“不晋升就退出”。有调查显示,在麦肯锡,最多只有2%的经理能最终跻身精英行列。

  美国雇主评价网站Glassdoor曾统计了麦肯锡15个职位的总收入,包括年薪和奖金:

  1. 行政助理(Executive Assistant): $59,425

  2. 研究分析师(Research Analyst): $68,430

  3. 投行分析师(Investment Banking Analyst): $78,957

  4. 商业分析师(Business Analyst): $86,687

  5. 高级研究分析师(Senior Research Analyst): $88,928

  6. IT商业分析师(IT Business Analyst): $99,636

  7. 高级商业分析师(Senior Business Analyst): $106,061

  8. 助理咨询顾问(Associate Consultant): $151,371

  9. 专员助理(Practice Specialist): $152,850

  10. 咨询顾问(Associate): $162,911

  11. 高级咨询顾问(Senior Associate): $176,489

  12. 管理咨询顾问(Management Consultant Associate): $198,977

  13. 项目经理(Engagement Manager): $229,158

  14. 高级项目经理(Senior Engagement Manager): $233,451

  15. 副董事(Associate Principal): $376,333

  贺涵的级别在这些职位之上,年薪应该在千万以上。陈俊生和唐晶都是项目经理,唐晶的公司规模更大知名度更高,这两人的上升通道都是合伙人,就是贺涵现在的位置,但是陈俊生由于学历和留学背景欠缺,想升职有压力,唐晶情况就比较乐观。唐晶应该是14级,年薪200万左右,陈俊生应该是13级,年薪 150万元左右。

  不过,这种咨询公司,薪水都不算什么,重要的项目提成,项目千万、甚至几千万,提成非常可观。

  总的来说,实习期4万,应该是达不到。但是到了中层乃至高层,就是大家无法想象的数字。

  看到这里,小编盯着手里的工资瑟瑟发抖……转行还来得及吗?

  6、咨询公司都招什么样的人?

  同样蠢蠢欲动的你,是不是已经开始准备简历了?如果不是“清北交复”的毕业证,基本可以洗洗睡了。

  MBB整体数据,非麦肯锡一家,来自linkedin。

  

  噢,还有“清北交复”成绩不够前20%的也没戏。其实对于“北清复交”的学生来说也是很困难的,除了高GPA(平均绩点),拿到手软的奖学金,美国顶尖大学的交换经历,各种学生会社团经历,学术上也得有一定成绩,还有非常关键的一点,要找到对的人带你,最好是已进入公司的校友或者MBB咨询圈里人,一是分享行业信息,二就是带来实习的机会。

  上学的时候,普通学校的人也做梦高盛大摩麦肯锡,真到求职投简历的时候,就会知道,你们的简历会被自动屏蔽的。然而,大家不要沮丧,因为我们也很沮丧,一起抱住自己!

  这还只是简历关,接下来的面试也是痛苦得让人怀疑人生。

  传说中有咨询公司出过这样的题目:“上海市一共有多少只鸟?”or“北京市一共有多少只鸟?”

  面试中碰到这样的问题,有没有觉得胸口痛?

  最后,一起来看看根据这则根据麦肯锡员工真实经历改编的故事:

  麦肯锡夜未眠

  

  咨询行业是商业文明的乌托邦,就像同样架空于真实世界的投资银行一样。

  商业社会极度发展的产物大抵如此——高昂的薪水,高速的成长,人性的释放。

  去年冬天,我在麦肯锡忙完了最后一个项目。最后一次,赶项目到凌晨五点,看见朝霞中睡眼惺忪的城市,朦朦胧胧睡过去,醒来的时候也忘了自己在哪座城市。

  咨询行业有梦也有痛。有时晚上九点下班,有时十一点,有时凌晨一点仍有大批同事回应。有时候,项目空隙在beach趴沙滩;有时候,项目忙碌等sunrise看日出。

  最后一次,我用McKinsey后缀的邮箱发了最后一封邮件。麦肯锡的平均工作年限是三年,邮箱里时常收到一些邮件,关于故事如何启程,关于故事如何结束。

  记得故事启程的地方,麦肯锡曾是我的梦想。

  那时我修完master毕业,留在旧金山一家中小咨询公司工作。经过三年的努力,晋升为senior manager。我递交过两次麦肯锡的网申,在不同的面试环节收到了拒信。我也努力networking,但是没有找到合适的朋友推荐。后来,居然还是自荐成功的。

  我在网站上看到麦肯锡亚太区要扩张全新领域的业务,刚好是我在旧金山那家咨询公司研究的领域。我搜了所有相关新闻,找到三十个相关负责人的名字,按照企业邮箱的命名方式推测出邮箱,一封一封地发邮件自荐。

  “第一,这项研究在国内刚刚起步,专业领域内成熟的咨询师还并不多;第二,如果从买方招募和培养顾问,还需要专业咨询能力的训练;第三,我在旧金山做过很多这样的项目,能为亚太区带来独特的价值。”

  有的邮件被系统退回了,有的发出去杳无音讯。三十封邮件里,最终只有一个合伙人答复了我。而我抓住了那次面试机会,以我在学生时代积累的casebook,和在咨询行业积累的insight,成功进入了我最梦想的地方。

  在麦肯锡,我遇到了世界上最优秀的一群人。

  他们的出类拔萃,不仅是因为名校的博士学位、名企的高管职位,还因为他们努力追寻的价值。有人做了半辈子橄榄球员又去MIT读了两个PhD,有人工作前gap一年去周游各国在阿富汗被塔利班追着满街跑,有人学生时代去非洲支教记录当地孩子们的欢笑。

  他们受过世界最先进的商业训练,也携带着一股世界上最新鲜的情报。咨询行业充满挑战,而他们最善于自我挑战和自我迭代,投身帮助企业应对挑战和完成迭代。

  所以在咨询行业的设置里,一份战略价值百万至千万,由最优秀的商业人才站在第三方立场为企业提出全新战略。他们相信智慧的价值,一个出色的理念能为商业带来颠覆性的发展。

  他们也为咨询从业者提供了高额的报酬,可是在那样高压的长时间工作下,这些也将变得不再重要。重要的是,内心是否对这一行有真正的热情,是否期待成为更好的自己,是否享受帮助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。

  在咨询行业工作,是需要情怀的。

  有的时候,辛苦也是次要的。可怕的是,有的时候,你会怀疑你所做的是否真的有价值。

  曾经听过一句话说:“我们做咨询的,就是客户的矛与盾。矛,就是客户有了想法不方便自己提出来,我们来提。盾,如果项目做砸了挨骂的永远是我们,客户永远是没有错的。

  我一直试图找寻真正的价值。两年前我做过一个项目,当时那家公司正处于严重的危险期,行业整体也不景气。我们做尽了一切尝试帮他们提升业绩,长时间地支撑在他们身后高压地工作。他们挣扎了整整两年,当时他们很suffer,我们也很suffer,公司也很suffer…

  而我最开心的就是,两年后我收到了客户的好消息。虽然项目做得很苦,但是很欣慰我们做的成本控制和管理策略,帮助他们在行业整体下坡时始终保持盈利,支撑过资本的寒冬。

  我以为我找到了某种价值,然而咨询公司是商业文明的乌托邦,也是商战世界的象牙塔。

  “我一直在想,咨询和投行到底有没有创造价值。”午夜十二点,我收到一个朋友的感慨。

  凌晨五点的时候,我忙完sunrise的项目,回复了他的消息:“我可能很快就不在麦肯锡了…有家创业公司刚拿完B轮融资,给我股权和VP的职位,你觉得呢?”

  “有时候我觉得,创业者才是真正对世界创造出价值的人。可是真的很难下定决心离开,这一行光鲜的一切。”

  那天我模模糊糊睡了四个小时,从酒店的落地窗望出去,城市中心的高楼很渺小。我起床收拾好行李,赶往下一座城市。

  去机场的路上模模糊糊又下起小雨,天空仿佛纸浸了油,变成半透明的颜色。飞机延误了整整六个小时,我在贵宾室对着电脑一刻不停。那个时候,我给了那家创业公司最终的答复。

  你告诉我,这一切到底有没有价值?

  我仍然怀念麦肯锡的伙伴,仍然觉得他们是世界上最聪明的人。我也会怀念奔波的日子,跑过CBD的每一家金融机构,飞过天南海北的每一座陌生城市。为了做项目测算过世界上从未有人统计过的数据,也为了拿下项目灌下了我从未想过我能喝那么多的白酒。

  后来我离开了咨询这一行,才发现自己也许离不开这一行。后来我发现,有一种模式的创业,是另一种形式的没价值。

  我的生活作息恢复到正常,也仍然奔波在各个城市。以前是见客户,现在是见投资人。而我最大的职责,是为公司争取到更多的融资,也许远远超过实际的价值。

  这一路,从旧金山,到麦肯锡,到创业圈,我见到太多被光环包裹的人。你说,这一切到底有没有价值?一切都是虚空,一切都是捕风。

  也许,人之所以要一路狂奔进取,是为了看到更广阔的世界。当你发现这一切没有什么了不起的时候,你已经找到了更广阔的世界。

  也许有天我会坦然地说,在某个世界里,我也来过,我也看到,我也曾征服。


最新回复 (0)
返回